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是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目標任務之一。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聚焦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在主題教育中持續提升老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知民意、曉民情,是為民解憂的基礎和前提。各地黨員領導干部大興調查研究,在主題教育中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到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基層單位,創新方式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幾十把椅子,幾張圓桌,干部和群眾促膝圍坐嘮家常,這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各鄉鎮如火如荼開展的“親加奔”(黎語,意為“親人來”)——干群對話解難題活動的情景。“西舍村的環村硬化路沒有修完”“道突村村道比較窄,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希望多一點家門口就業的渠道”……群眾說,干部聽,群眾問,干部答。簡單的問題現場解決,現場解決不了的移交職能部門,專員督辦,及時反饋。 主題教育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領導干部走進農家小院,一線調研、現場辦公,解決基層急難愁盼問題。“面對面說問題,大事小事都有回應,都有人管?!北3擎偞禾齑宕迕裢鹾突壅f。 在湖南,第二批主題教育明確要求市州黨政領導干部每季度、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每月至少開展1次接訪下訪,幫助解決群眾困難、化解信訪積案。湘潭市通過干部下基層走訪群眾,結合巡視巡察、審計監督、統計監督、環保督察等發現和反饋的問題,把“下去找”的單向渠道變成“訪下去、迎進來”的雙向通道,全市共摸排上報民生保障、城鄉建設、人居環境等方面問題1.8萬余件,辦結1.35萬件。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從群眾關心關切出發、從群眾急難愁盼著手,盡心盡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
在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站前街道昭烏達社區都市家園B區,由于小區規模較小,收不抵支被物業棄管,小區存在綠化缺乏修繕、無治安監控系統、地面破損嚴重等問題。昭烏達社區黨委結合主題教育,以“黨建引領、社區主導、居民自治自管”為抓手,組織居民成立自治委員會,分類梳理群眾訴求,籌集資金近3萬元,翻新小區綠化帶近130平方米,補栽綠化100平方米,修繕破損地面700多平方米,切實解決棄管老舊小區居民心中的“急難愁盼”。 敢碰真問題,敢啃“硬骨頭”,各地在主題教育中緊盯群眾長期反映、解決難度大的問題不放,深入挖根源、精準定對策。 在寧夏銀川,“停車難”是困擾當地居民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后,銀川公安在前期調研基礎上,扎實推進“停車難”問題整治,出臺《銀川市緩解城市“停車難”實施方案》,制定27項具體舉措,加快補齊銀川停車供給短板,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增公共停車泊位8400個。
確保主題教育抓出質量、取得實效,需要抓住典型案例,通過“解剖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張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區老年人口占比達22%。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字石社區黨委整合社區內的醫療、養老資源,為有需求的獨居老人提供家政服務和陪護服務。 “解決老年人的現實物質需求的同時,我們還注意到他們的精神健康,主動協調與老年大學聯合辦學,為社區老年居民開設剪紙、合唱等課程,豐富晚年精神生活。力求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解剖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山字石社區黨委書記楊靜說。 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建立健全行得通、做得實、長期管用的制度機制。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黃田鎮陳邊村黨群服務中心,巡回技能服務隊正在為村民提供各種上門便民服務。結合主題教育,慶元縣制度化地建立了“巡回聚力、紅耀百山”流動服務機制,以“季度集體集中下沉+月度分時分區下沉”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全縣67個部門的技能干部下沉全縣202個村(社區),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通過這種常態化制度設計,靶向發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山區群眾在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更有獲得感、幸福感?!睉c元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姚德飛說。